2012大灾难真的会来吗?
地震在时间和空间上通常存在“集群效应”,也就是说,地震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较为密集地出现在某一特定区域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于冬、王昀加发自北京、罗马 “大地是平展的,下面有神象或乌龟驮着,神象或乌龟累了,只要它轻微地眨一下眼睛,大地就会颤抖,这就是地震。”这是充满想像力的古希腊人对地震这一自然现象的解释。
然而,在科学日益发达的今天,几次连续的地震却使得这种巫术般的地震解释及种种“预言”在全球范围内流传。
“2012末日说”全球蔓延
对于生活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的国家来说,2010开年两月内即有两次大的强震,这似乎进入了多事之秋。
北京时间1月13日5时53分,位于加勒比海之滨的海地发生7.3级地震,首都太子港几乎被夷为平地,当地政府估计,地震致死大约30万人,但实际死亡人数难以准确估计。仅仅一个月之后的2月27日,距海地千里之遥的智利发生8.8级特大地震。
智利和海地同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它就像一个巨大的环,围绕着太平洋分布,中国、日本、美国、智利、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多震国家都分布其中,全球大约80%的地震都发生在这里。同时,这也是一条神秘的地带,滋生着各种巫术和形形色色的传说。
在中国,一些网民竭力寻找汶川地震、海地地震和智利地震之间某种神秘的规律。在现代技术的帮助下,有网友声称,“发现”了三次大地震空间上的分布特征:“打开谷歌地图,位置锁定成都,保持同一经度直接往北飞180度,你发现了什么?会路过海地,到达智利。智利震中与四川盆地震中几乎完全对穿。怎么样够诡异吧?”
甚至还有人从汶川大地震、海地大地震、智利大地震的发生日期中发现了一个“恐怖矩阵”:将“512”、“112”、“227”这三个数字排列,无论横读竖读都一样。甚至互联网上有人预测,下一次大地震将发生在日本。
流言在嬗变,在塑造着人们的行为。在智利地震的数天前,2010年2月21日凌晨,几乎整个山西的老百姓都被一个谣言惊动了:当天凌晨山西会有地震!于是,晋中、吕梁、太原等地几十个县市灯火通明,人们扶老携幼挤上街道,在寒风中焦虑地等待着“大地震”的来临。
在西方世界,充满地震和海啸场景的《2012》也绝不仅仅是一部电影,近期以来世界各地异常气候、灾难增多,欧洲水灾频发,使得“2012世界末日”的言论深入人心。不少人开办了可以在“2012世界末日”之前实现救赎的网站和网上商城,出售淡水净化器、防毒面罩等渡过“末日危机”需要准备的物品,甚至有美国人在非洲挑选地势较高的地方买地建屋,作为2012年的避难所。
英国一家名为“2012末日世界”的网站充斥各种预言,水晶头骨之迷中讲到2012年12月21日太阳下山之后, 只有非洲和中国西部地区部分人存活;科学家预测2012年地球磁极将发生颠倒,前几次磁极变换分别导致了大地震、冰川时代和大洪水等事件;中国台湾的一个学龄前班的孩子突然讲起古玛雅语,大概意思说2012年要“净化地球”。
地震预测队伍中的“杂牌军”
迷信滋生之处,正是科学研究苍白的地方。在全球庞大的地震预测科研队伍中,就充斥着形色的杂牌军。
“地球是一个被强烈磁场包围着的星球,普通人感觉不到磁场的存在,但事实上每次地震来临之前地球磁场都会发生变化。现在很多国家的地震研究所都通过卫星来观察磁场的变化,来预测地震。但对我们来说,感觉磁场的变化根本不需要放卫星,既花钱又费力,只要我们起个‘局’,就能感觉地球磁场的变化,能够准确预测地震的到来。”一位自称“中华风水协会”会员的郭姓先生告诉《国际先驱导报》。
据他介绍,所谓的“起局”就是把要预测的地点摆在周易八卦图中计算,他声称,他曾准确预测到1月24日山西运城的地震,但因忙于过春节,并未预见到海地和智利的地震。当记者问及下一场地震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时,郭先生以“起局需要复杂的条件”为由推托了。
如果说这位“风水先生”的地震预测法有些玄乎的话,北京工业大学地震研究所的“虎皮鹦鹉预报地震”还稍微挂着一些科学的色彩。
据媒体报道称,北京工业大学累积拨付100万元经费支持“虎皮鹦鹉预报地震”项目,自称多年来曾经多次准确地预报了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地震,打破了“地震无法预报”的断言。其实,该校地震预报的设备并不复杂,研究所在笼内养了一对虎皮鹦鹉,它们栖息的横杆上装着传感器和计数器,会自动记录每日每时这对虎皮鹦鹉的跳动次数。
在某地即将发生地震的前夕,虎皮鹦鹉跳动的频率就会增多。它不仅能预报北京地区的地震,世界各地几千里外的地震也都能报。
但对此,国家地震局专家深表质疑,“天气变化、受到惊吓、发情、生病等多种原因,都可以让小鸟跳,根本无法分辨它的跳是地震引起的,还是其他原因引起的。你总是说‘明天将会地震’,总有一天它会应验。但这是瞎蒙,根本不是科学。”
地震本质上不可预测
在科学上,地震究竟能否准确预报?
1996年11月,在伦敦召开的“地震预测框架评估”国际会议上,与会者达成一个广泛的共识:地震本质上是不可预测的,不仅现在没法预测,将来也没法预测!因为地球处于自组织的临界状态,任何微小的地震都有可能演变成大地震。这种演变是高度敏感、非线性的,其初始条件不明,很难预测。如果要预测一个大地震,就需要精确地知道大范围,而不仅仅是断层附近的物理状况的所有细节,而这是不可能的。如果想通过监控前兆来预测地震,也是不可行的。多数甚至所有的“地震前兆”可能都是由于误释,令人怀疑“地震前兆”是否真的存在。
因此,美国地质勘探局明确表示,他们不会预测地震,只做长期概率预报,对地震灾害做出评估。例如,2009年4月,美国地质勘探局评估说,在未来30年内加州发生6.7级以上地震的概率为99.7%,但是不能预测地震发生的具体地点和时间。
尽管国际上多数科学家悲观地认为“地震本质上是不可预测的”。但是,他们还是竭力去认识地震的科学成因,并尽力去做出预测。
板块运动导致地震“集群效应”
智利发生8.8级大地震后,《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联系采访了意大利国家地球物理和火山学研究所专家马尔佐基。他认为,智利地震和海地地震不存有关联,2010年初集中出现两次强震并非异常现象。
“地震在时间和空间上通常存在‘集群效应’,也就是说地震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较为密集的出现在某一特定区域,所以现在智利再度发生强震的可能性,比8.8级地震发生之前有所提高。”马尔佐基认为,虽然存在“集群效应”,但马尔佐基认为智利地震和今年1月发生的海地地震之间并无直接联系。“海地与智利距离遥远,而且分属不同的地壳区域,所以两者并无关联。”
两次强地震集中在2010年头两个月发生,造成严重的人员与财产损失,这种现象是否反常呢?
马尔佐基给出了否定的答案:“没有任何异常,震级在7级以上的强地震我们每年都会侦测到10次左右,海地地震之所以造成如此严重的损失,是因为它恰好发生在太子港这样非常脆弱的城市。”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还联系了日本著名的地震研究机构——名古屋大学研究生院地震火山和防灾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
该中心主任山冈耕春指出:“地震发生在纳斯卡板块沉降到南美板块之下的地方。具体来说,纳斯卡板块与南美板块的交界面出现滑动,导致了地震的发生。”山冈主任认为:“作为一般的特征,阿拉斯加、智利以及日本的南海海槽沿线,板块沉降的角度比较浅,也就是与水平面的角度比较小,结果导致摩擦力非常大,容易发生震级比较大的地震。当伴随着海洋板块的沉降,板块交界面发生滑动而引起地震的时候,海底会急剧隆起,容易发生海啸。”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副主任张晓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智利8.8级地震发生在太平洋板块和南美板块的交界部位,该区域是强震多发的区域。智利地震和2月27日凌晨发生的琉球地震,分别处在太平洋板块的东西边界及附近,这些现象说明太平洋板块的运动开始增强。一般来说,地震活动作为地球构造运动的一种方式,某个时间段较活跃,或某个时间段较少,都是可以理解的正常现象。
根据本报采访的专家们的看法,智利大地震的发生并非世界大灾难的征兆,这个国家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地震活动强度一向较大,20世纪以来多次发生7级以上强震,1960年该国海域就发生过9.5级大地震,此次8.8级地震不算“冷门”,更不是什么凶兆。“2012世界末日”之类的恐惧是毫无根据的,近几周的地震绝不是什么“末日”的预兆,只是地壳运动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