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马汉文化 >> 汉文化介绍 >> 内容

汉服的色彩搭配艺术

时间:2015/9/2 23:01:29 点击:8844

     凌萝水畔

在汉服吧潜水很久了,一直关注汉服运动,也为汉服能重现中华而开心与欣慰。常常无事便去些汉服商家,在那些或超逸,或庄重的汉服里,寻找自己喜欢的那一款。现在的商家对待汉服的态度越来越严谨,形制也愈发正规,让人高兴。可同时也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那就是——配色。 
   
不知道同袍们会不会有这样的感觉,常常看到一件汉服,会心喜它的雍容,飘逸,庄重和美丽。可一穿到身上,或出去走一圈,就能感觉到一种异样:是环境太过现代化还是自己人不够漂亮?为什么穿在身上总有那么点浮躁,花哨,与环境格格不入,总有点观感上不如和服,韩服的感觉呢? 
    
我是个沉迷于色彩的人。尽管对色彩的了解还只是皮毛,却也隐隐嗅到了一些汉服因色彩不对味所带来的视觉尴尬。一件精致的汉服,形制自然重要,可是若没有合适的面料,和谐的配色,汉服的感官效果与文化韵味便会大打折扣。而我们古人在配色上,是有很高的造诣与完备的系统的。可惜我不才,对色彩的了解不过泛泛,但是这里依旧想把自己的一些观点与看法贴出来。

我想每个国家,都有着最具代表性的本国传统颜色,说两个最为熟知的,中国红与中国黄。然而很多人不喜欢所谓的传统颜色,嫌它俗气,艳丽,乡村味。对于这一点,我们只能惋惜地叹一声:中国传统文化流失断层得太厉害了。要知道,我们的传统色彩远非只有夺目的红黄二色。中国古色,原是以婉妙,雅致,鲜妍为特点的。而那些笔墨难以形容的色彩,更是都有着自己独特而美丽的名字。灰褐不叫灰褐,叫秋香色,棕黄不叫棕黄,叫琥珀色。青色有雨过天青和鸭蛋青,绿色有绀碧色与松花绿……文化的断层,使这些美丽的颜色只能在染坊和裁缝店的簿本上找到。 
   
幸运的是,有网友因为看到日本的传统色彩谱所感,收集整理了一套中国传统色彩谱。让更多的人能了解我们的颜色。虽然整理得不算很全,颜色上也多少有点误差,却已是难能可贵了。

下面的图谱,还是很重要的,里面的颜色是我们要注意的重点。


看了这些图,我想说一下古色的特点。

张爱玲说过,现代人往往不喜欢古人的配色,红配绿,绿配蓝,看了俗气。殊不知古人的配色,讲究的是“参差的对照”,譬如,宝蓝配苹果绿,松花配大红,葱绿配桃红,只是我们已经忘了从前知道的。这话不假。中国的古色,以中和色居多。原色,高纯度色彩是很少在生活中用到的。更不可能出现大红大绿这样的搭配。

那么哪些颜色是高纯度色彩?这就得说到色彩的三要素了。
色彩有三个基本的表现要素,即
色相明度彩度
色相说白了就是指色彩的相貌,如:红、黄、蓝等及相互混调的色彩,(+=橙,蓝+=紫等)  
明度是指色彩本身的明暗度,低明度色彩是指阴暗的颜色,明度色彩是明亮的颜色。在色相中,黄色明度最高,蓝色则最低。  
彩度是指色彩的纯度,浓度或饱和度,色彩越强则纯度越高。我国的传统颜色里,是以混合色,也就是低纯度色彩居多的。 

下图:色调即色相。明暗是明度,饱和度就是彩度。


解释了三个关键词,下面要讲的是什么样的对比是可行的。我们都明白配色时需要有对比,不然就不好看。但是很多时间大家都不明白怎么样对比才是可行的。其实我们只要注意避开“灰”“邪”的配色就可以了。 
什么叫“灰”呢,就是对比性太差,没有精神,显得灰、脏。那什么叫“邪”呢,就是对比极度的不和谐,有点针眼,让人很不舒服。 
下图


如何使配色达到最和谐呢,这里有一个小窍门,就是寻求统一。这样的色彩对比通常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如下图。


知道了统一,配色基本就好办了。而在色彩的运用上,则先举个简单的小例子说明一下吧。 
以下是一外国网站的截图,这个网站用的色彩不多,白色,黑色,橙红色。现在要做的是看看这副图里什么色彩最多,什么色彩最少。


答案很明显,白色最多,黑色其次,橙红色最少,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最醒目的不是黑白色,而是橙红色。这至少证明了:色彩多并不一定醒目,色彩少反应容易吸引注意力。 
   
这里可以得到一个小结论:越是鲜艳的色彩越是少用,所占的比例最好少一点~

那么,古人在服饰上的配色,究竟有什么特点呢?这里引用一段红楼片段,管中窥豹一下吧。 

在《红楼梦》服饰色彩描写上,常被人津津乐道的一段是“黄金莺巧结梅花络”。编结工艺品的色彩搭配,在莺儿口中娓娓道来,使人不禁为作者的配合美学经验所倾倒:

莺儿道:“汗巾子是什么颜色?”宝玉道:“大红的。”莺儿道:“大红的须是黑络子才好看,或是石青的,才压得住颜色。”宝玉道:“松花色配什么?”莺儿道:“松花配桃红。(见8楼图最后一行)”宝玉笑道:“这才娇艳。再要雅淡之中带些娇艳。”莺儿道:“葱绿柳黄可倒还雅致。”宝玉道:“也罢了。也打一条桃红,再打一条葱绿。” 

打一条汗巾,引出一段色彩的论述。同样有色彩描述的还有贾母带着刘姥姥逛园子这一段:老祖宗因见潇湘馆窗上纱的颜色旧了,便道:“这个纱新糊上好看,过了后来就不翠了。这个院子里头又没有个桃杏树,这竹子已是绿的,再拿这绿纱糊上反不配。我记得咱们先有四五样颜色糊窗的纱呢,明儿给他把这窗上的换了。”于是,“拿银红的替她糊窗子。”  这才对了路。

罗宪敏在“《红楼梦》的景物美”一文中写道

    “由统计数字来看,《红楼梦》中出现的服饰色彩令人叹为观止。黄色类计有葱黄,金黄,鹅黄,柳黄以及近似为桔黄的蜜合色;绿色类有葱绿,水绿,柳绿,豆绿,翡翠,松花绿和秋香色;红色类最多,计有杏红,银红,桃红,杏子红,水红,海棠红,石榴红,碧玉红,茜红,绛红,分红,玫瑰红,大红再加上似为酒红的血点般大红等十多种;此外还有石青,莲青,藕合,玫瑰紫,荔枝,茄色等等。除此之外,作者还娴熟地利用图案与缝制效果来增添色彩的韵味。形成花纹的方法有弹墨,刻丝,刺绣,挖云,盘金和锦上添花等。” 
  
由此也可见, 从红楼梦这部百科全书里,我们可以窥测到一点古人配色的技巧了吧?那就是,华丽可以,但要求艳而不妖。素净也行,但最好透点淡雅。夺目刺眼的高纯度颜色要避免过多运用,雅致娇嫩的中间色则是主流。

下面分点说明一下个人总结的汉服的配色技巧:

一、 多用中间色,少用高纯度色彩。一些过于现代的颜色如粉红,淡蓝,浅紫颜色浮躁,根本压不住环境,亦会破坏古典感,可以用同色系比较古典的色彩如桃红,天青,藕合等色代替。 

二、 衣和裙最好都只用一种颜色作主色,再施以少许辅色。因为是汉服,所以不论衣裙都尽量避免以白色为主色。一时避讳,而是大面积的白色无法凸显汉服古朴庄雅的特点。(喜欢白色的筒子可以用霜白,牙色等带有乳色的白色代替)对于交领,直裾曲裾等有宽大衣缘的汉服,一般情况下衣缘的颜色尽量要素,太艳丽会夺了衣服主色的光彩,造成视觉的不平衡。 

三, 棉麻等料子与颜色的融合性最好,视觉上干净,古朴,又难得同时具有历史文化气息与市井味。是汉服最好的面料选择。丝缎质感华丽精美,所以一定要避免纯度高或轻浮的色彩(大红大蓝大绿,粉红粉蓝粉绿等),最好的选择是素雅沉静,纯度又低的颜色如石青,豆绿,松花,缃黄,茶红等。雪纺和化纤丝绸都是很难配上好颜色的面料,化纤不用多说,看看现在酒店服务员身上泛滥的劣质旗袍就知道毁人效果了。雪纺衣料很多看着也很淡雅,可是跟棉麻,丝缎放在一起立马就给比下去了,因为颜色再好,终究少了股子沉静典雅。面料的选择很重要。所以我个人不太推荐雪纺做汉服面料。当然,如果是在炎热的夏天,或个人偏爱,做几件雪纺汉服无可厚非。不过切记,雪纺或纱是最忌深蓝,深绿,深紫这样浓艳颜色的。做衣服时要注意。 

四, 补充个最基本的了,一身衣服的颜色总共加起来不要超过四种(当然,辅色搭配得好,超过四种也可以)。主色辅色要分明。超过四种,或主辅不分,很容易就出现开杂货铺的效果

当然啦,如果说文字太抽象,不够直观,那么下面再看一些古代人物图,感受一下我们古人配色的技巧吧。


看上图。

这张局部捣练图里四个女子的衣服颜色各异,看上去却并不显突兀,反而很和谐。女子的衣服共有5种颜色,分别是杨妃色,水色,牙色,蓝色 肉桂色,因为年代久远,部分颜色可能失真,但还是可以看到,这几种颜色,不论鲜艳淡雅,都是中间色。而每个女子身上的颜色都不超过三种。视觉效果沉静而不失雅致

再看这一幅(下图)。清代画家任熊的《瑶宫秋扇》。我想各位都注意到女子身上衣服的颜色早超过了四种,却一点不显突兀~呵呵。这就是主辅颜色搭配成功的典型了。半臂主色水色,上襦水红,蔽膝石青。辅色很是丰富,深青,豆绿,石榴红,然而运用得恰到好处。特别是石榴红的扇柄与玉佩绦子,用量少却夺目,给整体一种画龙点睛之感。由此可见,用色多也有好看的时候,然而用得多而不当就不可以了。 
(因为此画为清人所作,形制上或有臆造成分,是以裙上布面是否“蔽膝”不太清楚,请教过同袍亦不敢断定,暂以蔽膝代称之。)



仇英的这幅《人物故事图》也是一样,里面人物通身颜色大多不超过四种。辅色也多用在领口,披帛,绦子等小面积地方,很本分地起着它们点缀的作用。忽然发现,古人颇爱滟滟的红色,光这幅图里红色就出现多达四五处。石青,深青,水色似乎也是古人常用的色彩,典雅而大气。最喜右下角摘花女子的服饰,上身牙色,下裙石青,皆是稳重老气的色彩,偏偏一阵风过,吹露里面的裙——竟是是明媚张扬的石榴红!可真让我想起了张爱玲所形容张恨水笔下的女性“于老实天真中带点诱惑性。” 

图;


呵呵,古画看到这边,下面该让我们的主角汉服上场了。

随着汉服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接受,汉服商家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同袍们喜欢的汉服商家自然是各人各异了。别的我不敢妄加评论,就配色而言,我个人更喜欢明华堂与月到风来阁的风格。我浏览的商家并不是很多,因此视角有限,若有更好的欢迎筒子推荐。

明华堂:

图一


图二


图三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话: 

 “最规范传统的汉服出自钟的明华堂。虽然钟是标准的承明派,坚持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所以他只做明代的服装,选择是比较少,而且出新衣的速度比较慢,不过,我不得不承认,他和他的团队是最认真的历史复原者。他们的衣服都是参照传世明装而复原的,复原的还不只是形制,我和钟聊过,他的衣服除了形制要求不出差错外,连布料都是精挑细选,按照那个时代会有的材质、花纹和习惯所做的,而且手工很好,每件衣服的细节都不怕推敲,内外两层结构都可以清楚地呈现在大家眼前。说到形制最严谨的商家,我依然认为是明华堂,在形制上无可挑剔。最近,明华堂正式在香港成立,致力于明代汉族的民间服饰的研究和复原,和宣和缂丝研制所共同复原布料纹样用于重现明代汉服。可以说,其在面料工艺上是无与伦比的,复原的织金马面裙,真的有步步生金的感觉。而且包装非常精美,是礼服应有的待遇。不过对于明式汉服,尤其是女式袄裙,喜不喜欢就是见仁见智了,某些人可能觉得过于宽大。至于价格,肯定是不菲的,现在所知的几套,都超过四千吧。不过,这种严谨复原的汉服,私以为已经可以作为传世之物了,即使价格贵点也是正常的”

第一次看到明华堂的服饰时堪称震撼。就像上面这段话说的,这样的汉服,已经精美到可以作为传世之物了。形制上坚持严谨与复原,已是可嘉,最难得的是明华堂在面料的选择和颜色的搭配上的认真态度。很多商家在形制上也颇为用心,面料上却有些潦草,更不用说配色了。当然,明华堂的服饰过于精致,拿到明朝都算上等,价格自然有点贵,对于我们穷学生或工薪一族而言,多少有些负担不起。相比之下,更多人愿意购买档次稍低然而也不失大方的其它商家产品。对此我只能希望,能够出现价格相对低一点,而做工尽量朝明华堂靠拢的商家,以更好地保护发扬我们的精英文化与宫廷文化。

继续贴图说明

张爱玲(又是张爱玲,呵呵)说,色调的调和,有两种方法,“对照”与“和谐”。粗浅言之,对照是红与绿,和谐则是绿与绿。明华堂的衣服很多都正好应了这两种调和方法。

这件袄裙便采用了和谐配色,袄用最清雅的传统色豆绿,印满浅色暗花,裙子则是绀碧色,整套衣服从上到下,由浅入深,层次分明,素雅沉静。

看完了和谐的绿与绿,再观赏一下对照的红与绿。极其喜欢这幅照片给我的感觉,豆青色折枝葡萄纹丝绸披风,枣红五谷丰登织金裙襕,豆青与枣红的搭配,色彩分明而相得益彰。衣服的质地纹饰更是没话说,看着这样的汉服,我似乎已经穿越,身在明朝欣赏明代女子裙摆略地,莲步珊珊的雍容姿态了。

继续欣赏美图。 
沉稳的石青。


华贵的靛蓝。


娇嫩清雅的海棠红。


明华堂的服饰色彩特点是,华贵,沉静,典雅,大气。下面再看一下另一家配色比较出众的月家汉服吧。 

这里,依旧先引用一段话:

 最唯美的汉服,就是视觉冲击最大的衣服,有惊艳的感觉的,从图片上看,我觉得是月到风来阁。也许之前认识月到风来阁的朋友不是很多,她们也比较低调,不过她们的衣服并不低调,所以现在注意她们的人越来越多了。月家的衣服用色大胆,色彩的搭配明亮欢快,非常具有冲击感,布料的花纹也很特别,可能不少人认为某些衣服有和风的感觉,但日本的服饰上风格不也是参照我华夏的吗,究竟是谁有谁的风格,还真是说不清。月家的衣服最特别的就是她们的布料很多都是自己染色,自己手绘的,在市场上一般难以见到。今年推出的春日宴素月流天两个系列都非常吸引人,喜欢明亮大胆风格的不妨去看看。价格算是中档,胜在特别。贴图。

同样是以明式汉服为主。如果说明华堂的服饰给我的第一感觉是震撼的话,月家服饰给我的第一感觉则是惊艳了。相比明华堂配色中庸大气,还原了明朝本色,月家服饰的配色可以说是在中庸本分的基础上别出心裁,大胆发挥,真正将中国传统色彩运用到了极致。 

看图。

月家服饰几乎件件运用素净的中间色。清雅应该是月家服饰的特点了。这件袄裙,上身是娇嫩的桃红,下裙是淡雅的樱草黄,简单到只有两种的色彩却合成了异常唯美的效果。点睛之笔的是裙子上豆青色的两道丝绦。掩映在樱草黄之中,雅到极致而又颇显少女羞涩般的娇艳。


不喜欢中国红的筒子,也许在这两件衣服上能领略到中国红的魅力了吧。同样是简单的两个主色,白与红,再加桃红,湖蓝,苍青的辅色,经过巧妙的搭配,传统色彩竟绽放出时尚的美感。汉服的婉约典雅,色彩的明快活力,完美地融合


因为色彩的饱和度都差不多,这几款袄裙都是可以混搭的了。上图的白色印花袄穿在这幅图里照样美丽清雅。而豆青的绦子配藕荷(藕荷色,差不多淡紫,但纯度更低,有点偏灰)的裙子亦是同样好看。


这套袄裙的搭配有点险啊,如若色彩在调和上出了偏差,就会出现的效果了。上身是鲜妍明媚的石榴红,极其张扬,下裙颜色如果再轻浮一点,就压不住阵脚,要把人淹没在颜色里了。不得不说月家在配色上很有造诣,下裙所采用的松花色(浅黄绿),既压住了阵脚,使色彩趋于平衡,红配绿的搭配,也给视觉带来一种可喜的刺激性。还记得红楼梦里的莺儿怎么说的?松花配桃红,方是淡雅之中带点娇艳而月家则大胆地用松花配石榴红,将传统颜色用得灵活生动。


可惜的是爱用传统颜色的商家实在太少了。即便是重回汉唐这样的商家也不能免俗地用粉红与白的搭配。现代颜色并非不好看,而是真的不适合汉服。贴出来看一下效果便知道了。 因为不会打马赛克,只能对商家说句对不起了,我没有恶意,只是想借用几张图说明一下。 
   
这件衣服颜色还是很素淡的,可是多少缺了一点内涵与雅致。还是那句话,大面积的白色尽量少用,白色是最简单的颜色,可也是最难穿出古韵的颜色,除非走飘逸路线,选好一点的面料,穿一身没有杂质的白,(就像小龙女或花无缺那样)。否则尽量不要尝试。非要白色的话,乳白,牙色都可以代替并达到更好的效果。白色作为主色的另一个不便就是使得衣缘配色很不方便,说到这衣缘,虽然宽大,颜色上却只能作点缀作用。而因为主色是单调的白色,要使服饰美丽,衣缘就很不幸地要成为颜色的牺牲品了。于是,华丽丽的粉红,粉蓝便竞相出场。而人们的眼球里,也只剩下了黯淡的白和刺眼的粉红粉蓝,大失汉服的古朴韵味。这一点,希望筒子们和商家能注意


这件曲裾的配色原理跟上件倒是相仿,效果却好得多。主要是因为运用了传统色彩,主色淡红,衣缘是热烈的中国红,而红上又织了金色的传统图案, 云纹,便平添了一份高贵。效果还是可以的。不过主色清淡,衣缘花哨的搭配我还是不大推荐。那有人要问怎样搭配才最好?这个,还是问问我们的古人吧。


古人的配色。 
朱红主色,牙色衣缘。


茶黄主色,牙色衣缘。


总结:传统色当然是最适用的色彩,衣缘的颜色,深也好浅也好,起的都只能是点缀与衬托作用,因此定要素雅,避免花哨。 

  
看完了汉服,我想再贴一些和服韩服,和服韩服传承至今,没有经历断层,因此颜色,衣料的选择都是有历史根基的。这也是为什么韩服和服穿在韩国日本人身上很雅观,毫不突兀的原因。说来也很玄奇,当初韩服和服都是借鉴汉服形成的,而如今,我们又要借鉴它们,以更好地恢复汉服了。



先说和服——“中国服饰引进日本,并使之制度化的,应该是从奈良时****始。日本的奈良时代正值中国盛唐时期。日本派出大批学者、僧侣到中国学习。这些遣唐使者把唐代文化艺术、律令制度都带回了日本――"衣服令"就是奈良时代模仿唐代制定的制度之一。”引用百科上的一段话。 
  
按说,和服也是对汉服进行模仿的产物,与汉服最为相似。可是我个人感觉和服与中国满洲的服饰——也就是旗服,倒更有些异曲同工之妙。和服与旗服的相似之处在于,都属于平面裁剪,几乎全部由直线构成,即以直线创造美感。这样的服饰虽大大减少了女性的曲线美,却别有一番风味,更使得配色极其方便。清一色,印花,碎花,不规则图案都可以用,形式的简单允许了图案的繁琐,对颜色没有限制性,是以和服和旗服不论简洁花俏,艳丽淡雅,穿在身上都有一种生根稳定之感。另外,日本人也一直坚持用他们的传统色彩,不论走在老街古镇,或是现代广场,都不会显得轻浮与突兀。 
ps,我知道吧里很多同袍极其厌恶旗服满服(,但我想我在这里贴这些图或提到满服并无恶意。如果因为这样,就被口水淹没,我也无什么话可说。请点击右上角红叉叉,我不希望帖子里出现舌争。

再看一下韩服的配色。



韩服则是受汉服和蒙古服饰的影响从古代演变到现代的传统服装。形制上更多模仿明朝服饰,袄裙是我比较偏爱的汉服形制,因为袄和群通常也只用一色,配色上亦是方便,上下和谐就成。再添加一些相谐的辅色或纹饰,更有锦上添花之感。 
  
说道袄裙,不得不再次提到明华堂。明华堂在服饰配色上的造诣,只怕已经超过一些正规韩服呢。 
当然,和服韩服因为文化的连续与传承,一直保持着完备的制作销售系统,传统文化氛围也依旧很浓,在做工,制式,观感上,自然比我们才复出几年的汉服要成熟,完美得多。当然,我相信,等到汉服被更多中国人接受与了解,发展也更完善成熟的时候,我们的汉服,定不会输于和服韩服!

弄了这么久,终于把这个帖给做完了。因为水平有限,文中难免会有不当之处,还望筒子们指出~~另外,我真心希望我这些一家之言的建议,可以得到一些商家或筒子的注意和采纳。做出更精美,更有韵味的汉服。



(铁马爱心行动网温馨提示:本文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网站管理员,给你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 上一篇:汉服所需布料
  • 下一篇:曲裾
  • 铁马爱心行动网 铁马新闻资讯网(www.tmaxw.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建议使用IE10.0及以上浏览器,1024*768以上分辨率 客户服务邮箱:mouse_fu@msn.com
    常年法律顾问:四川省今辰律师事务所律师 谢卫东
    蜀ICP备09014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