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第十五届上海电视节主体活动,第三届“真实中国·导演计划”决选将于6月8日—6月11日全程在电视节的国际平台上举行,其主要内容包括为期2天的大师班培训和1天半的国际提案竞标及颁奖典礼。6月10日,15位入围选手将有机会站在上海电视节的“肩膀”上,带着他们的创意提案,登上导演计划的舞台,向世界呈现他们的思想与创意故事,进行激烈竞标。6月11日的颁奖典礼上,国际知名纪录片专家和导演组成的评委会将最终宣布出5个优胜提案和1个媒体大奖!
纪实频道也将在6月7日起每周日晚上19:00《纪录片编辑室》同步首播上届导演计划的优胜提案最终作品,包括《大漠绿洲》、《应孕而生》、《斗鸡》等。
以下为15个入选作品:
1、《奶的故事:在文化与基因之间》
简介:
进化论之父——达尔文三十岁后得了一种怪病,胃疼、恶心、呕吐整整折磨了他四十多年。而医生却诊断不出任何的器质性病变,成为医学史上一桩著名的悬案。
百年之后,现代科学为达尔文找到了病因——与奶有关。
达尔文的身体透露着怎样的密码,能为我们扣开千古人类基因与文化之迷吗?灿烂的华夏饮食文化为什么没有乳品的一席之地呢?近代中国的乳业发展与新文化运动有什么关系?每天一斤奶,真的能强壮中国人吗?乳业丑闻不断曝光,大头娃娃——三聚氰胺——无抗奶背后的推手是什么?两百年后,我们真的读懂达尔文了吗?
谨以此片献给中国的母亲、孩子以及中国的未来。
导演简介:
洪浩瀚,25岁,纪录片导演、平面摄影师、人类学硕士研究生,就读于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本科毕业于上海大学,获影视艺术与社会学双学士学位。复旦大学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中心研究助理,研究方向集中在视觉人类学、食物与文化。2008年,独立制片导演完成了民族志电影Day of McDonald’s Staff,探索视觉研究方法。目前主要致力于运用纪录片的形式,面向大众分享学术研究成果。
2、《湖中央》
简介:
唐家山堰塞湖,河道堵塞而成的最大的堰塞湖,汶川地震的遗留产物。曾因危机下游数百万人的生命安危受到世人瞩目。
如今平静下来的堰塞湖,“美丽的湖光山色,沿岸的羌族居民,夹道的玫瑰山茶,遍坡的中草药材……”人们开始这样憧憬它的未来,毕竟,堰塞湖成为他们新的赖以生存的方式。
面对陌生而又熟悉的家园,唐家山人如何拾起“湖边人家”的新居民身份,究竟“靠湖吃湖”还是“旅游致富”?唐家山人面临未来之路的选择。
我们的镜头对准这群地震移民,记录他们的生活变化,刻写湖光山色背后小人物的命运转折。
导演简介:
刘执武, 25岁, 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传播艺术系,现职成都新锐理想影像文化传播公司制片人及导演,从事电视节目制作与发行。2006年大学期间拍摄《一个文具盒》,获全国大学生DV大赛鼓励奖。毕业后从事新闻、旅游、新媒体影像等工作。2008年开始从事社会新闻故事节目制作。2009年,纪录片选题《豆腐西施》入围DISCOVERY“先锋导演看中国”计划。现在制作农民工返乡创业类纪录片同时,独立电影《穿裤衩的夏天》已经进入前期筹备阶段。
秦元斌,24岁,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现职新锐理想影像文化传播公司编导、摄像。2008年在四川电视台公共频道《联播四川》栏目拍摄民生新闻及故事专题。5.12地震后,曾多次到灾区报道抗震救灾新闻及专题,有反映民兵救灾的《民兵林富过和林家炊事班》,反映灾区高考的《千人大教室》等等,后参与上海教育联合体策划的科普系列片《身边的奥秘》,并拍摄科普片《自行车》。目前在筹划拍摄灾区家庭重组的纪录片。
3、《夫妻背篓邮局》
简介:
重庆丰都,中国西南巨变的直辖市中一座闻名华人世界的“鬼城”。
林方云与张胜梅,丰都几个至今未通客车的乡镇的最后一对夫妻邮递员;一个背篓,四只脚,风雨邮路22年。
每天翻山越岭,起早贪黑,为偏远乡镇投递邮件。山路险,偶有野猪、毒蛇出没;雨季泥泞,冬季雪盖路,一趟总要摔几十个跟斗;赶不赢了,就在山洞里捱一晚……
山那边的乡镇听说要通车了。“说来就来了哦……”林方云担心失业,但是,走一天算一天吧……
导演简介:
陈富,电影学硕士,独立导演及编剧。曾担任重庆电视台《走近中国消防》、《重庆假日报道》、《119俱乐部》等节目导演。拍摄纪录片《山城棒棒》、《民间川剧班》、《缓刑期发生的故事》、《天堂电影院》等,均在香港凤凰卫视播出。曾为新加坡优频道制作《红顶商人伊明善》、《重庆火锅传奇》、《山城夜景》等电视专题。参与拍摄电影《中国姑娘》、《四月旅行》。《大漠绿洲》曾获第二届“真实中国·导演计划”最佳提案。担任导演的电影《三峡奇迹》将于2009年7月开机。
陶征,29岁,毕业于重庆大学电影学院导演专业,现为独立制作人。2001年完成个人首部纪录片《山城棒棒》,并应邀为凤凰卫视《DV新世代》一书撰写导演阐述及拍摄札记;2002年,担任摄影,拍摄故事短片《缺氧》;2003年,独立完成纪录片《古镇·青年》;2003年拍摄纪录片《昆明印象》。曾任职重庆电视台《假日报导》、《119俱乐部》等节目导演,《重庆时报》文娱、社会版编辑。
4、《白衣之梦》
简介:
金融危机是这么关联到身在延吉的黄一男的:韩币贬值,劳务输出减少,当地消费萎缩,酒吧生意冷清,黄一男的驻唱生涯戛然而止,一家的生计系于在韩国打工的母亲。
黄一男也认真考虑过自己的前途,但发现自己只会创作唱歌;他偶尔受邀到各唱片公司,但又不愿离开延吉这个地方;在延边大学艺术学院上三年级的女朋友,总缠着他为她写一首歌,但他却认为女朋友不是唱歌的料;朋友邀他一起开工作室拍婚庆,他说他的理想不在于此。但经济的窘迫让从没摸过摄像机的黄一男决定尝试一下……
导演简介:
李鹰,男,朝鲜族,25岁,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设计学院。现就职于北京光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曾任职世通华纳(南京)移动电视传媒制作部编导、摄像,拍摄电视广告片。2008年初,进入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进修,期间完成多部短片。2008年末拍摄高清电影《无处藏身》,现进入后期制作阶段。
5、《人民:公社》
简介:
在湖北省十堰市,存在着一个人民公社村——李家岗村。村庄位于十堰茅箭区最为繁华的市中心,有些村民的住房被建筑工地的白墙包围,进出只能从一个被扒开的豁口通过。李家岗村沿袭着共同劳作、平均分配的“大锅饭”模式,16名村民每天集体劳作,由会计记工分,年底统一领取劳动收入。但随着城市的扩张,村里的自有耕地越来越少,有的20亩坡地也已被划入商业规划,用不了多久,这个湖北最后的“人民公社”将不复存在。村民们将何去何从?
导演简介:
陈硕,27岁,毕业于四川大学哲学系。2005年完成个人第一部DV短片《甜美生活》。2006年赴法就读于法国巴黎自由电影学院导演系,期间参与制作多部短片分任导演、助理导演、摄影助理、道具师等职,完成16mm毕业作品——《火锅》。2007年跟随藏族导演万玛才旦拍摄纪录片《噶陀大法会》,任导演助理、摄影助理及剪辑。2008年学成回国,现职电视栏目编导、纪录片导演,完成作品《江永女书》。
6、《断裂带》
简介:
汶川地震一年后,自杀成为隐性杀手,专家介绍,大灾难之后的半年到一年是灾民自杀的高发期。作为心理咨询师,刘猛从2008年5月起留守至今。他建立的“全国心理救援联盟”驻扎在都江堰市灾民安置点,最多时,这里聚集了几千名心理咨询师,但来得快走得更快。
刘猛说,除非有人接替他,否则不会离开。等待过程中,他为灾民设计了羽毛球场,为孩子们盖起了图书室,为怀孕的妈妈办起了“妈妈之家”。刘猛自身也患有重病,时常发作,“我这是一种病态的坚持”,但他还是在他的个人救助之路上行走着……
导演简介:
范俭,32岁,宁夏人。199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2006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纪录片专业。在中央电视台从事纪录片创作多年,完成作品二十余部,2007成为独立制片人。2003年完成的独立纪录片《反思非典》在法国里昂展映,2004年完成《竞选》,2006年完成的《在城市里跳跃》入选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节等多个电影节,2008年完成的《的哥》入选中国独立影像展十佳纪录片参展香港亚洲电影节、英国牛津纪录片电影节等多个国内外电影节。
7、《三峡别哭》
简介:
树枝灌木、稻草秸杆、生活垃圾,这是“高峡出平湖”以后,支流苎溪河上的景象,而它们最后的归宿正是三峡干流库区。
2003年6月,刘古军自行组织了三峡库区第一支清漂队,奔走于长江重庆万州段数十公里的水面上, 6年来共打捞漂浮物15000立方米、12000多吨。刘古军成了家喻户晓的“清漂王”。但租船、雇车、发工资……,经济危机让捉襟见肘的清漂队一再萎缩,从100多名队员只剩下4、5个人。
为了保护养育自己的一方水土,刘古军的妻子踏上了清漂椿为了不让湖光山色成为记忆,刘古军14岁的儿子走上了船甲……
导演简介:
沈世平,独立导演及编剧。曾任职重庆电视台《看了再说》、《天下教育》、《走近中国消防》等栏目,参与制作大型系列纪录片《远祖之谜》的拍摄。独立完成纪录片《路》、《寻找龙贵安》、《那山、那人》、《忘却的伤痛》等。纪录片《路》入选欧盟“中国村民影像活动”青年导演计划。《大漠绿洲》曾获第二届“真实中国·导演计划”最佳提案。联合执导的电影《三峡奇迹》将于2009年7月开机。
8、《讲台》
简介:
一所民办培训学校正在招聘新老师,“讲台”背后那个待遇丰厚的职位招致疯狂竞争。
剑拔弩张的空气里,有对立,有伪装,也有镇定……面试者的个性和眼界、他们的经历和梦想、身后的背景和时代,都一一反映在这通向“饭碗”的战场上。
面试一役后,他们需要掩藏初出茅庐的青涩以成熟老练的姿态站立在讲台,讲台后是困惑和挣扎,讲台前却是丰厚的犒赏……
万事开头难。“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成长起来的一代,又站在了同一起跑线,接受考验,领悟生存法则。
导演简介
梁为超34岁,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先后任职于国家机关、网络公司、制片公司等,2007年加盟独立制片公司EVO Productions任制片人。2005-2007年间为西班牙阿尔莫多瓦兄弟出品的纪录片项目Stories From the Misty Mountains担任本地制片。2008年10月参与策划故事片项目《我的香巴拉》,并以制片人身份入围东京国际电影节TPG单元。
9、《舌 鳎》
简介:
李久元与青哥、刘东、小建人称“西马四兄弟”,同属唐山东郊越河乡西马村农民,靠贩钢起家。
北方俗语:一鲆二镜三鳎目,说的是最好吃的三种渤海鱼,鳎目状舌,又叫舌鳎。李久元率先尝试引海水饲养几近绝迹的舌鳎和鲆鱼,靠着江湖经验和生意经,带领四兄弟占据了南起滦河口北到鸭绿江的鲆鱼苗销售,舌鳎也打入了京津唐秦。
但好景不长,舌鳎忽被验出含过量抗生素;祸不单行,7000元进的钢跌破了4000……
舌鳎离开海,便不再是鱼,只是盘中美食;当年,四兄弟丢下的父辈耕种的土地,如今已建成高楼,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导演简介
刘硕,女,31岁,毕业于河北理工大学外语系,纪录片独立导演。2005年完成纪录片《台阶》,入围第十八届法国FIPA国际电视节纪录片竞赛单元,获中国纪录片学术奖及最佳创意奖。2006年完成纪录片《东陵》,获中国年度十大人文类纪录片奖、最佳导演奖和第五届CIFF十佳实验纪录片。其它作品有《中国艺术院校》、《走进德国》、《兵临废城》。
费佑明,49岁,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美术系,纪录片独立制片人。2005年作品《台阶》入围第十八届法国FIPA国际电视节纪录片竞赛单元,获中国纪录片学术奖及最佳创意奖。2006年作品《东陵》获中国年度十大人文类纪录片奖、最佳导演奖和第五届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十佳实验纪录片。其它作品有《中国艺术院校》、《走进德国》、《兵临废城》。
10、《天 地》
简介:
小娟生活在东北,现为美发大工。原本计划与朋友合伙开发廊,但朋友借口金融危机,临阵脱逃。小娟顿感失落和不解,因为她只在电视上看到金融危机,并没有感觉到它的实际影响。
小汪是安徽人,曾是木匠,颈椎犯病后转行,来无锡学成了足底按摩。妻子在上海的服装厂打工,工厂倒闭后,来无锡与丈夫会合。金融危机来临,小汪想再次改行。
一个理发,一个足疗,不甘心的小娟和小汪都酝酿着一个小小的梦想:创业,打出一片天地。
导演简介:
李雪松(鱼栖雪兮),37岁,作家。毕业于吉林北华大学美术系。曾主编《跨世纪阳光档案》,著有《鱼栖雪兮——散杂人等》散文、杂文集。担任数字电影《生宣》、电视剧《共守一片蓝天》的编剧。2008年完成纪录片《红布》,拍摄、撰稿纪录片《村落》。2009年撰写电影剧本《路上的多米诺》、《上海AND上海》,撰稿纪录片《影像叫卖的新文献》。
李雪峰,30岁,毕业于长春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从事影视广告行业。2008年参与拍摄纪录片《路人甲》、《红布》。
11、《尔玛人的呼唤》
简介:
5月的北京街头,一群羌族年轻人与他们身后的图片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他们是5·12中幸存的羌族同胞,身后的图片是震后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拍摄和抢救出来的珍贵资料。
羌族,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没有自己的文字,民族文化在时光中流失严重,地震为原本艰难的文化传承雪上加霜。
这群80后的羌族青年人点燃了拯救尔玛文化的火种:去教羌族萨朗舞、去学校教羌语、去村寨里教羌绣、去收集羌族的原生态音乐……困难重重,他们却一往无前,只为尔玛人的乡音还能在山间回荡。
导演简介:
姜颖,女,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电影电视学院,现任导演、制作人。参加Discovery新锐导演计划,作品《绿茵佛子》荣获2008年亚洲电视大奖最佳导演评审团推荐奖。作品《邮差》入围2006年“云之南”纪录片电影节最佳短片、2007年四川电视节最佳短片。曾拍摄系列纪录片《奥运心理攻略》、肯德基形象片以及多部人文题材纪录片。2004年至今参与多个慈善项目,并拍摄纪录短片《风马旗下的孩子》。
12、《遁网记》
简介:
病症:沉迷网络、自闭厌学、漠视亲情。
病因:网瘾。
十几个网瘾孩子被送进武汉市一所青少年成长训练营,无助的父母希望21天的营地训练能够拯救这个家庭的命运。经过特殊的心理课程和拓展训练,最后一天,以家庭为单位,孩子和父母相互扶持,攀爬上武汉市郊的一座高峰,并在那里喊出心中最想说的话。
一切看似圆满,但21天的疗程真的完全治愈了孩子们的“网瘾”?他们的信心和勇气会不会再度失落在疯狂的虚拟世界?阴霾会否再次笼罩家庭与亲情?
导演简介:
刘礼昌,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专业。2002年获第一届全国青年摄影大赛优秀奖。2005年完成《矿工摄影者》。2007年拍摄特奥会系列纪录片《伴我飞翔》,任摄影师。2008年完成的短片《北京梦想》获中国电影博物馆“奥运故事DV比赛”优秀奖。长期致力于纪录片和故事片的创作。
13、《借我一生》
简介:
出生百万富豪家族,当年上海滩的小开,从小出入跑马厅、舞场;1950年代人生命运急转直下,因政治运动入狱几十年;晚年逐居小镇安老院,只因脾气乖戾,不愿与他人同住,执意独居太平间。
老人坐在床头滔滔讲述故去的声色犬马与落难后的牢狱之艰。谩骂、嘲笑、回忆、忏悔、独语、满江红、华尔兹……是他生存的黄金法则。
他让我代笔写下遗书,事实上他几乎一无所有,这仅是最后的一抹倔强。他跳起优雅的华尔兹,高唱起《满江红》,脑海中依旧萦绕着那句让他悔恨终身的诗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导演简介:
单佐龙,21岁,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广播电视新闻系本科在读。2008年纪录片处女作《虹桥弄》入围第6届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竞赛单元,获得第31届东京国际录影节国际佳作奖;2008年主持教育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浙江工业大学纪录片工作室”;2009年纪录片《借我一生Ⅰ》入围第十六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短片竞赛单元;2009年获浙江省湖州市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优秀青年奖)。
姚颖晶,21岁,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广播电视新闻系本科在读。2009年参与纪录片《借我一生Ⅰ》创作,任副导演及剪辑助理。目前正在筹备创作自己的本科纪录影像处女作。
14、《田园将芜胡不归》
简介:
2006年12月26日,61岁的周国志在老年诗词协会宣布:大摆擂台,如有诗歌比他写得好的,将获得十万元人民币,期限为一年。为了证明所言非虚,他把自己的房产作了抵押。
电视报道后,大众哗然,诗歌界不齿其行径,只有三轮诗人杨七林响应,他想著书《诗王背后》。杨成为周的新闻发言人。号称“东方第一才子”的李小龙私下里是周的朋友,假意 “扎”周的场子,却不想几次都让周下不来台……
眼看一年期限将到,杨突然接到“恐吓电话”,如果他助周称“诗王”,便要他血溅当场。
导演简介:
刘炳军,生于70年代,江苏淮安人,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现任成都军区政治部电视艺术中心纪录片编导。2002年涉足纪录片领域,先后摄制了《兄弟》(上、下集)、《远在西藏》、《军人与孩子》、《十八军解放西藏纪实》(五集)等九部作品,先后在央视播出。
15、《猪 年》
简介:
这个关于“猪肉”的纪录片真正的主角是提供“猪肉”的这个社会经济体系。
我们带着摄像机,深入这个体系中,探访养猪户、跟随猪经纪、蹲点屠宰场,访问饲料加工等等。我们访问利益相关人——农民、商人、政府官员等等。四个主人公的命运交织在一起,最后汇集成全景式食品产业链的社会拼图,用灵活的叙述手法表现一个巨变时代的概观。
导演简介:
李一凡,纪录片导演与影像艺术家,作品有《淹没》、《乡村档案》、《恐怖分子》等。在广告、传媒行业从业多年,目前为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教师。
钱践,传播学博士,人格心理学硕士,目前供职于重庆广电集团,从事频道管理、节目评审、项目策划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