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时政 >> 深度报道 >> 内容

中央定调明年经济政策:把稳定物价放在更突出位置

时间:2010/12/13 9:35:48 点击:3203

    

在对当前的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明年的宏观经济政策定调为“积极稳健、审慎灵活”,同时,稳定价格总水平被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将是明年宏观经济政策的一大看点。为实现这一目标,2011年将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货币政策方面,更加突出流动性管理要求。

    会议提出,明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重点是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内生动力。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总体来看,明年的宏观经济政策取向介于积极与稳健之间,灵活调控将成为主要看点。其中,控制物价的任务艰巨,而保持价格稳定最重要的手段就是稳健的货币政策。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表示,从当前的任务来讲,稳定物价是第一任务,这是毫无疑问的。如果不稳定当前的物价,对于未来经济资源的错配,对于经济泡沫的蔓延会有比较严重的后果,甚至会妨碍“十二五”起步的良好经济环境。

    会议提出,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按照总体稳健、调节有度、结构优化的要求,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把信贷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和中小企业,更好服务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晓灵此前表示,广义货币M2的连续高增长,是造成通胀压力加大比较重要的原因。因此,流动性闸门的开合,也将成为2011年货币政策“调节有度”的主要衡量标准。

    建行高级研究员赵庆明认为,货币政策的措辞体现了政策偏向审慎。目前国内外经济仍有不确定性,不能下猛药,比如加息措施的出台必须要审慎。而目前外汇占款占据了货币投放很大的一部分,央行会继续根据“热钱”流入情况,把握公开市场、准备金率等工具的操作频率,做到“调节有度”。赵庆明认为,目前目前流动性是“外松内收紧”,而加息很可能加快外来短期资金流入,因此,控制、对冲流动性主要还是以准备金率等工具优先。(记者 苗燕 李丹丹)

 结构调整方向明确将重点培育新消费热点 

    在经济结构调整急迫性日益凸显的同时,我国对于调整的方向也越来越明确。在12月10日-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结构调整被列为明年经济工作的第三大任务,提法也发生了新变化。

    与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表述相比,今年会议将结构调整提高到战略高度。会议提出,“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经济发展协调性和竞争力”。在结构调整的具体内容上,会议从需求结构、区域结构、产业结构三方面入手,详细阐述了结构调整的思路和方向。

    具体到需求结构上,会议提出的重点十分明确。比如在谈到增强消费拉动力时,不再提家电下乡等短期刺激消费政策,而是提到要“重点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条件、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指出,在收入分配改革困难重重,家电下乡、汽车以旧换新等刺激政策不可持续的情况下,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显得十分必要。

    在谈到优化投资结构时,会议明确要做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一揽子计划与“十二五”前期投资项目衔接工作,要严控投资产能过剩行业,防止新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在提到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时,会议提出,要坚决防止借“十二五”时期开局盲目铺摊子、上项目。与去年“严格控制新上项目”的表述相比,中央的态度仍未放松。

    宏观政策在投资方面趋紧,或将使得投资增速进一步回落。中国投资协会会长张汉亚预测,明年投资增速将下降到20%左右。

    对于区域结构调整,会议一改去年西部、东北、中部、东部一视同仁的提法,明确提出“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

    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肖金成对本报记者表示,把西部大开发放在总体战略优先地位,实际上也是整个“十二五”时期的思路,因为西部大开发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长期任务和重点,在西部大开发新的十年规划中,将给予西部更多的政策支持。

    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提法,比如“加快壮大服务业规模,全面提高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会议还把结构调整放在世界经济的大环境中进行阐述,认为要准确把握世界经济结构进入调整期的特点,努力培育我国发展新优势;准确把握创新和产业转型处于孕育期的特点,努力抢占未来发展战略制高点。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认为,从全球来看,明年可能将进入一个痛苦的调整时期,不过,明年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一定能够取得进展。(记者 张牡霞)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将带来投资机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推进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对此,专家表示,下半年以来由于农产品等价格上涨导致物价居高不下,确保农产品供给就成为稳定物价抑制通胀的关键。

    会议指出,强农惠农的思想认识只能增强不能削弱,强农惠农的政策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减小。要千方百计确保主要农产品供给安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增加农业生产补贴,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加大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力度,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认真搞好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确保群众吃上放心食品。

    中信建投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魏凤春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推进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置于明年经济工作主要任务的第二条,足见其重要性。“今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物价居高不下,要稳定物价,首要的条件就是确保农产品供应。从短期来看,这有利于抑制通胀,但从长期来看,推进发展现代农业,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也表示,近期通胀主要是由于农产品短期供给出现了波动,加上资金量很多,投机的因素带来了局部的价格上涨。但由于中国粮食生产比较充足,这一趋势是不可持续的。

    此外,会议还提出,要着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水利、电网和危房改造、环境整治投入力度,继续推进农村公路、沼气建设;把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多方筹集资金,切实增加投入;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着力提高耕地质量,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

    魏凤春表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都是为了更好地保障粮食生产,确保供应。他建议投资者关注其中的投资机会,水利被列为农村基础设施的重点,因此水利股以及水泥股将最受益。另外,农业股尤其是种业股也将受益。(记者 梁敏)

 新兴产业 扎实发展 不能急于求成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切实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扎实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关专家指出,之所以强调“扎实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是针对目前在发展新兴产业方面出现的“大干快上”倾向。

    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副司长顾强认为,目前很多地方、很多企业都在大搞新兴产业,好像明年就要把这个产业搞起来。但是,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有自身规律和生命周期。“一个产业的发展需要八年到十年,这是基本规律。新兴产业也不能急于求成。”

    同时,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着很多风险。其中就包括技术风险,一旦技术选错了就可能输掉整个产业。因此,“切实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市场竞争来确定技术路径对于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提出,加快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培育一批适应市场需要、拥有核心技术、重视创新、机制灵活的优势企业和产业,提高产业集中度。有关专家认为,这意味着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路径进一步得到明确,即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共同发展。

    此前,工信部部长李毅中曾多次强调,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和传统产业形成衔接,不能另搞一套。例如新材料,有“功能性材料”,“结构性材料”,都离不开钢材,离不开有色,离不开石油化工,不可能甩开这些原来的材料工业另外来搞,这样就没有发展基础。

    记者了解到,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工信部将工业转型升级规划纲要列入“十二五”规划体系之首,将在未来五年进行更多引导和支持。

    博览财经研究院吴璇认为,传统产业升级实际上是新兴产业发展的过程。完全摒弃传统产业去发展新兴产业,既不符合国情,也不具可行性。“对于股市而言,这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径,也意味着升级改造潜力巨大的传统板块将获得有力支撑。”(记者 李雁争)

 外贸政策 扩大进口重要性突显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有效发挥我国在国际经济分工中的比较优势,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优化进口结构,扩大进口规模,发挥进口对宏观经济平衡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用。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原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认为,我国以前对进口的研究不够,国家大的贸易政策都没有考虑到进口,只是一味地鼓励出口,这方面需要适时进行调整转变。

    “毋庸讳言,长期外贸顺差对改善我国国际收支、拉动GDP增长和吸纳大量农民工就业具有极大历史意义。但是,我国外贸顺差已持续了近二十年,2008年顺差高峰时与出口之比超过20%,意味着出口5美元商品,只买回4美元东西,另外1美元变成外汇盈余,不得不借给别人去花。” 商务部中国对外贸易研究部副主任李健指出,这种情况容易造成经济增长对外需的过分依赖,造成国内资源以较低收益净流出和国民收入的损失,同时也加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和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

    “根据国际经验和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实现进出口大体平衡增长,应当成为外经贸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李健说。

    事实上,2010年的贸易政策已发生悄然转变。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主管外贸的商务部人士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要采取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扩大进口,保持对外贸易平衡发展。

    为进一步扩大进口,我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主要包括:降低进口关税,2010年中国进口关税总水平降至9.8%,并进一步降低了部分原材料以及最终消费品进口关税,出台了加工贸易内销的相关政策等。

    此外,记者了解到,国家首个进口交易平台——上海进口商品展示贸易中心明年一季度将在上海正式运行,并享受与上海高桥保税区同等的优惠政策。

    上海进口商品展示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余献昆向记者介绍,该项目共投资20亿元,一期工程占地48万平方米,二期落成后项目占地总面积将达到116万平方米,中心场馆面积甚至超过中国现有最大的国际贸易平台——广交会展馆。(记者 秦菲菲)

 保障房建设 各方合力 资金瓶颈有望破解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强化政府责任,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快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缓解群众在居住方面遇到的困难,逐步形成符合国情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和商品房体系。有关专家认为,这意味着我国保障房建设的黄金期即将来临。

    记者从住建部了解到,明年我国计划安排建设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1000万套。这一数额大大超过此前市场预期的500万-600万套的水平,较今年58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规划翻了一番。

    “目前各省级政府已经根据新目标完成相关规划,并上报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等相关部门。”一位接近住建部的人士说。

    事实上,2010年我国住房保障目标已经有所提高。住建部确定的2010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目标是:建设保障性住房300万套,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280万套,改造农村危房120万户,总量比上年增加三分之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对此,中国社科院财贸所姜雪梅博士认为,公租房将成住房保障“新主力”,而住建部在要求各地方政府报送2011年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时,也确定了这一方向。

    记者注意到,根据住建部统计,截至今年9月,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已完成投资4700亿元,占全年计划的60%,且中央财政692亿元专项补助资金已经全部下达。按以上数据推算,今年全国保障房投资应超过7800亿元。而明年1000万套保障房的建设目标,意味着2011年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资将超过1.3万亿元,达到全国房地产投资规模的五分之一左右。

    值得关注的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强化政府责任,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动员令”,这将有助于解决保障房建设存在的资金等难题。

    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一些政策和措施,加大对保障房建设的支持和监管力度,分别在公积金闲置资金支持保障房建设、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比例、公租房建设和运营中的多税收政策优惠、保障房建设监督问责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记者了解到,有关部门将继续鼓励各地探索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平台,尽快建立起由政府主导的市场化投融资和建设机制,从而实现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记者 于祥明)



(铁马爱心行动网温馨提示:本文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网站管理员,给你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作者:不详 来源:上海证券报
  • 铁马爱心行动网 铁马新闻资讯网(www.tmaxw.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建议使用IE10.0及以上浏览器,1024*768以上分辨率 客户服务邮箱:mouse_fu@msn.com
    常年法律顾问:四川省今辰律师事务所律师 谢卫东
    蜀ICP备09014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