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一位14岁少年患了骨癌,急需30万元手术费用。他的父母在北市农贸大厅卖菜,收入微薄。经本报报道,周边市民纷纷到他家买菜支持,更有网友在网络上组团购菜。一周来,热心市民捐款已超过6万,卖菜额过万,现在又得到央视关注。
以媒体人眼光平心而论,在这个吸引眼球的时代,现在很多爱心事件的发展,起初难以判断走向。比如这一件,属实感人,但的确不存在什么惊心动魄的看点。能够招来如此之多爱心捐助,大致可以在央视主持人口播之中找到答案。她说:“今年的菜价涨了不少,但是我们还要为沈阳的一个菜摊进行推销,因为这个菜摊承载着一个14岁孩子的生命。”
这句话即所谓点睛之笔,意味深长。它实质上说了两层意思:一方面,菜涨价了,有可能增加社会心理压力;另一方面,大伙纷纷不计贵贱,不挑不拣,有时甚至多买菜来表达爱心。这种矛盾表现,即是将心比心,因为自己不容易所以才会更加理解别人的不容易,因为自己感受到压力才更愿意伸手帮助别人。
我们应该意识到,现如今“不畏涨价”献爱心成为慈善事件的发力点,有些让人遗憾。目前社会慈善体制尚不完善,需要提升是一个客观现实,在这个大背景下,民间慈善需求僧多粥少,需要比拼创意,比拼卖点,所以央视才有“推销菜摊”一说,所以才会有“孪生婴儿共患重病,伤心父母缺钱只能救一个”之类的悲情故事,才能吸引眼球。
而我们更应该看到,“生命菜摊”的积极面,就是民间慈善的强大力量和民间组织的不可替代性。只要登高一呼就有八方响应,无形之中,就把不满和戾气化解为友爱互助。政府部门其实很需要民间的力量,以网友“购菜团”为例,他们的所作所为打动人心,劝人内省,又消解怨气,积极引导舆论导向,最终推动演变成为符合时代主旋律的新闻事件。
一个和谐社会的发展,一定需要一个健全的公民社会。政府很需要有公民的参与,利用社会的力量比如网友购菜团,一起来解决现实突发问题。菜价上涨背景下的“生命菜摊”的爱心,就充分展示出民间力量对于建立一个良性运转社会的重要意义。而沈阳到现在还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民间慈善组织,当务之急,还是要把做慈善的权利还给公民,要相信公民能够为政府分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