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遂宁市第二届助人为乐道德模范 张萃勇
我生于1960年2月,1965年正月,父亲病逝。由于家庭实在太穷,我的2个姐姐和4个哥哥上学读书的时间少,最多初小毕业。大树底下好乘凉,我15岁那年初中毕业,成了我家最有文化的人。可惜,我小学5年和初中2年,正赶上史无前例的"文革",成天学工、学农,参观“阶级教育展览馆”,背”最高指示”,跳"忠字舞”,抄写大字报,读书重不考试,升学靠推荐,哪有真才实学?由于父亲早亡,家里人地位太低,我继续读书的梦破灭了,15岁回家务农,被半边柏木扁担压得喘不过气来。
两年半的艰苦卓绝的农村生活,磨练了我的意志,加速了我的成熟。
1977年10月下旬,一个偶然机会,我获悉我国招生制度改革:通过中考、高考选拔人才!允许初高中毕业的适龄青年参考。当时我差5个月满18岁,想通过中考继续读书改变命运,跳出"农门"。
记得那年11月上旬开始报名,12月下旬考试。报名费0.5元,要2张一寸黑白照片。我家里实在拿不出报名费和照相那0.3元钱,只好向大哥"讨钱"办事。大哥在柳树区明星公社兽防站工作,他心地善良,对兄弟姐妹特别好。
那天大哥回家了,我跑到他家说明来意,大哥爽快地给了我0.8元纸币,我紧锁的眉头舒展开了。
到柳树镇照相馆照相排队时,我付了钱后却被他人顶照,急得哇哇大哭。不得已,又迎着凛冽的寒风跑回家向母亲要了0.3元补照了相片,才顺利报名参考。
1978年春天,在大哥的资助下,我背井离乡步行到离家30华里的明星公社初中部插班复习。上学第一天,我在笔记本上工工整整写下这么一句话:不浪费一分一秒,一学期弄懂初中全部课程。不获全胜,决不收兵!我白天进教室上课,晚上回到寝室自学,大清早爬上山头苦背化学元素和数学公式定理,风雨无阻。一个月回一次家看望母亲,步行途中,我也将公式定理重头到尾背一遍。一学期,我演算的草稿纸足足有一尺来厚。一学期,我掉了20斤肉。
苦心人天不负,7月15日上午,我胸有成竹步入设在柳树中学的考场,轻轻松松完成语文、数学、政治、理化4科考试,总分331分,位居柳树区第二位,被射洪县师范学校录取,1981年7月毕业后成为一名乡村小学教师。
天下穷人心心相印。我十分珍惜 来之不易的教师职业,扎根山区村小讲台15个春秋。期间,我通过自学,于1992年6月取得四川师范学院本科文凭,32岁圆了大学梦。我热爱山里的孩子,从那年起我成了全县独一无二拥有大学文凭的村小教师。我热爱写作,把山村寒门学子的企盼一次又一次发表在全国、省、市、县报刊杂志上,引起了无数爱心人士的关注,他们纷纷伸出温暖的手,搀扶穷孩子走完漫漫求学路。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我向社会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募集善款228万元,圆了176名寒门学子的读书梦、健康梦、安居梦!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由于我20多年坚持痴情助学,无怨无悔,党和政府给了我至高无尚的荣誉:1997年,被《遂宁日报》评为"感动遂宁十大人物“,2010年8月,被华西都市报社评为“阳光使者”,2011年12月,被评为市"助人为乐道德模范",2013年9月,被评为省“十大最美乡村教师”,2014年9月,被评为市”首届十佳师德标兵(提名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