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海霞修改之前的原诗)
魁字岩
沿先贤踏过的足印
怀揣着跳跃的诗心
我追寻到了这里,风洗净了漫山草木
一个“魁”字在绝壁抖出铮铮情怀
他们说这是诗魂的“魁”
此时涪江绿得更加悲怆
雨伞溅起初秋的微凉
仿佛被千万颗碎石击打
痛了我的胸腔
再次仰望,“魁”字灼耀出殷红光芒
映照出武周王朝血淋淋的罪恶
它昂起勇敢高贵的头颅
默然遥望长安的风云
他的诗歌革新被后世肯定
他是女皇钦点的诗歌魁首
他就是千秋诗骨陈子昂
看了海霞最近写的一些诗歌,我觉得她的进步很大,写的东西越来越深沉而有深度,无论是写历史人物还是还是以文物古迹为题材的,她都有特殊的感悟,通过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反思,表达了她的思考。无论是《重逢》还是《魁字岩》,她都能够以独特的视角审视历史,既表现出—种历史的沧桑感,又实现了对现实的观照,让今天的读者受到启迪。这很好。最近我看了她新写的《魁字岩》和梁光林先生的意见,我想就《魁字岩》这一首诗说开去,谈谈创作中相关的问题。
我觉得光林说的第一条意见很好,但第二条意见需要啇榷。
为什么说光林的第二条意见需要啇榷呢?因为诗歌是文学,可以充分发挥联想与想象,既可以以历史为据生发开去,也可以在传说故事的基础生发开去。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中提到了牛郎职女,还说天上那颗流星,可能就是是他们(牛郎和织女)提着灯笼在走。天上的星星虽然多,如果从天文气象学的观点来说,却并没有哪颗星是“牛郎”,哪颗星是“织女”。 显然,作者是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展开联想的。
又比如很多写陈子昂的诗对段简变臭石头发表感慨,觉得这个段简戕害陈子昂,死有余辜,变成了臭石头,让万人敲打,活该!这表达了人们的一种愿望。但你不能对诗人讲化学,说臭石头不是段简变的,这个石头是一种硫的化合物,是硫与铁的化合物,如硫化铁之类。硫化铁为黑灰色的固体,经打击升温后,其中的气体硫化氢就挥发出来,而这种气体恰恰有一种腐蛋般的臭味。
中央电视台曾经在“探索与发现”这个栏目中讲到中国一个有名的“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的由来。这个故事最早见于《左传》中所记:“春秋时,齐国大将杞梁战死于临淄,
虽然历史上根本就没有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或者说,那仅仅是一个民间传说,但历朝历代依据这个传说创作出来的文艺作品却比比皆是。这些作者为什么不依据《左传》中所记的历史“春秋时,齐国大将杞梁战死于临淄”来创作,而要根据民间传说“孟姜女哭长城”来创作呢?我认为,这是为了表达主题的需要。在唐之前,北齐、北周、魏等都修过长城,但秦始皇时修长城最多,而秦始皇又被称为
对于金华山这个“魁”字的来历,光林说的也没有错,是用来作航标,镇水怪的。古代以水上交通为主,江水直碰山岩急折变向易造成事故,故于这类地形处刻一大大的魁字提醒掌舵人,因为迷信,刻一魁字可镇水妖避邪。一些典籍上也是这么说的。但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民间故事的说法,以为这个“魁”就与“魁星”相关。她的诗借用了这种说法,所以出现了陈子昂是“女皇钦点的诗歌魁首”这样的句子。我前面说了,为了表达主题的需要,作者依据民间故事的说法生发开去,发表感慨是可以的,哪怕这个故事确实是一些不着调的文人新编的(当然,个别不着边际的胡编乱造除外),只要有点意思,人们能够接受,也可以存在,也是无可非议的。但恰恰这一首诗却不能这样使用。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诗的前面写了“武周王朝血淋淋的罪恶”,是对武则天的控诉;后面写陈子昂是“女皇钦点的诗歌魁首”,又是对武则天的认同了。如果是一篇学术文章,分析同一个历史人物,倒可以既肯定她的丰功伟绩,又鞭挞她的独裁专制。但在这样一首短诗中,对于同一个历史人物的感情倾向应该一致,如果前后不一,会让读者无所适从。所以我认为光林的第一条意见是正确的,我们今后进行文学写作都要注意这个问题。
(考虑到其他业余作者在选材立意和处理历史题材还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所以本文所依据的《魁字岩》是海霞修改之前的版本,现在她已经对这首诗作了修改。特此说明。)
黄少烽
2017、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