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明看得见摸得着
——射洪创建第三届省级文明城市纪实(一)
记者 杜娟
涪江绕城城如画,一步一景景醉人。
如今漫步在射洪城的街头,扑面而来的变化令人欣喜:街道更整洁了,河水更清澈了,车辆更有序了,市民的言行更文明了……自2011年启动第三届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以来,射洪县就始终坚持“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的指导思想,在注重外延、深化内涵上做文章,在建管并重、市民素质提升和完善机制等方面下功夫,让“文明创建”真正成为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
高起点规划
为城市“强筋健骨”
“过去从外地回到射洪,瞬间就有种回到‘大农村’的感觉,没想到这几年射洪的变化这么大,特别是这次国庆回来,感觉真是完全不一样了,家乡甚至不比我见过的一些地级市差。”在外经商的射洪人王进说。
具有现代气息的栋栋高楼鳞次栉比、平坦宽阔的太和大道贯穿南北、绿树成荫的滨江河堤与涪江水相映成趣……但凡走进射洪城的人,无不为射洪的巨大变化而交口称赞。
加快推进创建脚步,提升市民幸福指数就要从强健城市“筋骨”做起。近年来,射洪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建成文化体育设施“五馆一中心”、建成8大休闲文化公园、布局特色街区10条、现代商城10个和专业物流园区2个,新型住宅小区40余个。投入20亿元,全面实施了县城主干道黑色化改造、子昂城恢复建设、新阳街和沱牌大道人行道改造、平安寨公园基础设施修复建设、公厕建设、洪城新区道路建设、城镇供水管网建设等,完成城区三河一渠改造,加强了“城中村”、农贸市场、城区排涝分洪管网、城市路灯节能改造和城市节点绿化建设,做好了道路标识、标牌、标线完善工作。累计投入3500余万元,抓好主干道、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等破损道路、人行道隔离栏杆、防撞桶维护等。市区功能区块、道路网络、布局框架基本形成,山水生态田园城市格局进一步显现。
建宜居家园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每天早上,城南滨江河畔的李大爷都要和老伴儿到小区内的绿茵走廊散步、锻炼锻炼身体,并和一同住在这里的几个老朋友拉拉家常,这里绿树成荫、草青水碧、清新宜人,休闲亭、喷泉、游泳池、健身设施等一应俱全,李大爷说:“这几年射洪城区越来越漂亮,公园、绿地、广场随处可见,越来越有大都市的感觉了,小区内完善的设备设施和优美的居住环境更是让自己觉得住得舒心、生活开心。”
滨江河畔小区位于未来广场北侧,东临涪江,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小区是精品小区的代表。其实,城南滨江河畔小区仅是射洪近年来打造的精品小区之一。近年来,射洪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房地产业市场突飞猛进,在省级文明城市创建的浓厚氛围下,各小区物业管理日益规范,纷纷扎实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了五好家庭、文明楼院等建设,全县共建成县级文明小区25个,小区居民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邻里关系和谐、社会治安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为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不遗忘一个百姓
让实惠看得见摸得着
自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射洪人亲眼目睹着城市的变化与发展,也更加真切地体验着越来越滋润的生活:
过去办一件事从穿短袖跑到穿棉袄还有没盖完的章,现在在新建的政务服务中心,县公安局、国土局、房管局等35个单位、8个中介机构、31个服务窗口实行一站式受理,进一个门就能快速办好所有事;
县城东南西北和中心修建的8大主题文化广场,不仅加快推进了城镇化进程,还让老百姓休闲、健身、娱乐有了好去处;
全县公办学校125所,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和教育机构83所,已建成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1所,国家级重点职中1所,省级示范性高中2所,省级示范级幼儿园4所,让每一位孩子在在家门口就能畅游学海,学习才艺,发展特长;全县共计30所乡镇卫生院,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00多个甲级村卫生院,多年来保持着较高的医疗保健水平,让每一位老百姓病有所医;全县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等体系不断完善,优抚安置政策及时落实。
截至2012年底,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54%;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线按规定调标,累计救助4.6万人;新增城镇就业6608人;残疾人服务中心已经启动建设;正在建设廉租房1044套,筹集公共租赁住房1321套,改造城市棚户区1190户,尽力为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改善了住房条件。
……
一项项民生工程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射洪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对全县老百姓的深情关爱。连续三年,不遗忘一个百姓,不漏掉一个百姓,真正让老百姓得实惠,成为射洪省级文明城市创建的最好诠释。
“不就‘创城’而‘创城’,而是把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作为推动城市建设与管理,提升城市发展品位的战略举措,作为改善射洪对外形象,为广大市民营造优美宜居生活环境的实事,作为民生和民心工程来抓紧、抓实、抓好!”这是三年来射洪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的共同心声。在采访中,市民纷纷表示,在射洪工作开心、生活舒心,射洪的确不愧是一个宜家宜业的现代文明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