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公益·慈善 >> 慈善资讯 >> 内容

香江漫话:一包米的慈善接力凝聚港人爱心

时间:2011/5/23 10:13:25 点击:3265

 中新社香港5月22日电 题:一包米的慈善接力凝聚港人爱心

  中新社记者 贾思玉

  一包100克装的大米,上面用中英文印有一行小字:“助人自助、对抗贫穷”,角落里标注售价是“港币20元”。9岁的香港女孩赵子芯手拿几包米,背着比自己的头还大的筹款箱,站在尖沙咀某个十字街口,期盼地看着来往路人。

  这是五月的香港闹市街头常见的情景。赵子芯是“乐施米义卖大行动”的义工,她两岁时已开始由婆婆抱着卖米。今年,子芯一家老少又齐齐出动。“有机会帮人是我们的幸福。”妈妈张可薇常对她说。

  “乐施米”是香港乐施会为内地扶贫救灾项目进行筹款的活动之一,每年会动员超过2500名民众扶老携幼参与。2011年,通过义卖12吨白米,全港200多个摊档目标筹资300万港元。“这是很有意思的活动。”乐施会香港部总监萧美娟认为,民众可从中体会“助人自助”的扶贫理念。

  乐施米义卖至今已举办至第15届,就像一场接力赛,乐善好施的文化由父母传递给子女,由市区传至离岛。

  在小岛长洲,有一个由逾百位长者组成的卖米“兵团”,今年战绩辉煌,一上午卖出3000包。八旬老人丁珮珍逢人便施展笑容“必杀技”:“买包米啦,做善事好开心的!”她记不清参加过多少次义卖,只想着自己手脚还活络,就该贡献社会。

  正是民间好心人源源不断输送“活水”,使乐施会无论在经济炎夏还是寒冬,都可以维持援助项目的运作。2009至2010财年,香港乐施会总收入的93.1%来自香港公众,当中“乐施之友”贡献了约1.29亿港元,这些捐款者达11万人,多为香港普通市民,他们定期将捐款划拨到乐施会的账号上,最低额度是每月80港元。

  萧美娟说,乐施会一贯倡导“平民慈善”,捐款多少关乎个人能力,而常态的小额捐款给他们以稳固支撑。不在多,贵在久。乐施会曾给坚持捐款超过20年的人颁发奖状,却从未嘉奖过捐得最多的人。

  身为有着10多年“捐龄”的乐施之友,张可薇慢慢引领两个女儿加入“小小乐施之友”行列。而捐款只是减贫之路的起点,张可薇一家人又身体力行参与义卖筹款。她还有个心愿,就是带孩子去考察乐施会在内地或海外的扶贫项目,亲身体验贫困生活。

  有关人士认为,需要代代相传的不仅有“怎样”救援,更包括“为什么”要帮助弱者、消除贫困。埋下人道主义的种子,自然会开出慈善的花。

  近些年,乐施会致力在青少年中推动“世界公民教育”,从知识、能力和价值观多方面激发他们对贫穷和可持续发展议题的思考。

  比如近期一场主题为“天地无家”的工作坊,在战火纷飞的模拟场景下,一群10岁左右的小学生被“代入”难民的角色,感受饥寒交迫、亲人生离死别等遭遇。无需多言,对战争的抗拒、难民的同情,乃至自己是世界的一分子并担有责任的认识就能从学生的内心生发出。



(铁马爱心行动网温馨提示:本文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网站管理员,给你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作者:不详 来源:中国网
  • 铁马爱心行动网 铁马新闻资讯网(www.tmaxw.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建议使用IE10.0及以上浏览器,1024*768以上分辨率 客户服务邮箱:mouse_fu@msn.com
    常年法律顾问:四川省今辰律师事务所律师 谢卫东
    蜀ICP备09014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