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公益·慈善 >> 慈善资讯 >> 内容

济世情怀 自古闽商多尚善

时间:2010/5/18 10:03:29 点击:3207

天涯黄金屋,故土篱笆墙,两不相弃,万里同春。出则兼济天下,归则反哺梓桑。

——摘自第二届世界闽商大会《闽商宣言》

投身慈善,闽商最慷慨。从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嘉庚、胡文虎,到今天屡上慈善榜的新闽商黄如论、曹德旺……素来以“低调”著称的闽商,却十分活跃地热情参与和广泛支持社会公益慈善事业。

“义”与“利”的兼顾,似乎是闽商群体的集体意识,在低调务实和不事张扬中,实践着他们的人生价值和对社会责任的承担。

闽商世代“济世”传承

回望历史丛林,慈善传统之于闽商,至少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东南亚。

约形成于18世纪末叶的东南亚早期华族社会,其主体就是过海出番的福建移民。他们中的一些人,凭勤俭刻苦和善于经营,逐渐成为当地富商和侨领。

19世纪的闽籍侨领普遍乐善好施,热心社会公益。当时由于殖民政府忽视移民社会的福利设施,不重视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基础教育,普遍存在缺医少药的现象,因此他们大都从兴办学校和医院入手,然后再参与市政建设,这些活动不仅使华人受益,也惠及其他族人和整个社会。

侨领们在侨居地捐资兴办教育和医院的义举,延绵到20世纪以后,开了许多华侨在家乡捐资兴办公益事业的先河。

以陈嘉庚、胡文虎等为代表的近现代著名闽籍侨领,即是后来涌现出的其中典范。

为祖国教育事业穷尽一生,鞠躬尽瘁的陈嘉庚先生,坚信教育兴国的理念,“立志一生所获财利,概办教育,为社会服务,虽屡经困难,未尝一日忘怀”。据不完全统计,其一生用于办学的经费即多达一亿多美元。对陈嘉庚的大义、大善,毛泽东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头戴“万金油大王”和“报业大王”两顶王冠的旷世奇商胡文虎,是闽商中又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东南亚侨界风云人物。作为华侨,他视爱国为天职,在抗日战争中领导海外客家运动,共救国难,贡献甚多;作为巨商,他广济博施,惠利群众。胡文虎的慈善事业以捐资于医药为最多。据估计,他一生的慈善公益捐款多达2000万美元,在其所处的时代,近乎天文数字。

及至后来的安溪籍印尼著名华人实业家、爱国侨领李尚大、李陆大兄弟,南安籍爱国侨胞、印尼著名实业家黄仲咸等众多闽籍侨商,无不延续了这种慈善为怀的闽商传统。

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福建海外乡贤对福建慈善公益事业的捐资已达80多亿元,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良多,成为福建慈善事业的主力军。

不吝行善普世情怀

闽商的事业发展到哪里,慈善公益就做到哪里。

这种乐善好施的传统,在改革开放后方得以兴起的现代本土闽商身上,同样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作为逐利创富的商人和企业家,在追逐功利的同时,他们对慈善公益并不吝啬。现代本土闽商致富之后首先想到的一件事,就是回馈桑梓,回报社会。

“福建首富县”晋江,早在2002年12月18日就成立了晋江市慈善总会,成为全国首家县级民间慈善机构。海内外晋江人涌跃加入,不到九个月,慈善总会已募得慈善基金1.746亿元人民币。

2007年出炉的胡润慈善榜,11位上榜的慈善家4年内累积慈善捐赠金额达到10亿元;2008年,56位闽商进入胡润慈善榜;2010年胡润慈善榜发布,15位闽商共捐赠了48.6亿元,人均3.3亿元,平均捐赠额全国最高。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资料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海外闽商在福建的投资近300亿美元,占全省吸收外资总量的70%;无偿捐赠公益事业达96亿元人民币,为福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闽商的爱心并不仅仅狭隘地体现在故乡,随着事业版图的扩张,他们的善举也随之散播到全国各地。福建达利集团董事长许世辉仅在2008年就在云南、湖北和吉林分别成立了总额达1亿元的“福建达利集团许世辉教育基金”。

可以说,从19世纪海外闽商慈善不分种族、信仰,到当代闽商这种超越地域的广济博施,体现出了闽商慈善的普世情怀。本报综合

闽商

乐善

与宗庙文化有关

企业家慈善精神在升华

福建乡村人们在兴办村庙祭祀,以及筹款修路的活动中,已培养出一种公益心与“自治精神”,仰或一种“社区集体主义精神”。

福州大学社会学系主任甘满堂接受本报记者专访,称闽商之所以热衷慈善,与福建沿海地区宗祠与村庙文化有关。

记者:是什么让福建企业家从事慈善事业?

甘满堂:西方企业家从事慈善源自宗教情怀,福建省籍企业家从事慈善也有宗教情怀的因素在内。福建的祠堂与村庙数量众多,可以说是“村村缘有庙,无庙不成村”。祠堂是血缘群体团结的纽带,而村庙则是地缘群体团结的纽带。福建乡村公益事业办得很好,路桥亭阁都由村民出资修建,捐资助学蔚然成风,这无疑是与村庙宗祠文化发达有关。

记者:也就是说,福建人从小在生活中培养了一种回馈的精神?

甘满堂:是的,他们在参与村庙祭祀活动时,从自己的父母和乡亲的行为中,已培养出一种公益心与“自治精神”,也可以叫做是“社区集体主义精神”。

记者:现在这些福建企业家的慈善行为与修路修庙有什么不同?

甘满堂:现在他们已经超越了对自己宗族或者村落的回馈,一些企业家在企业越做越大的情况下,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物质财富,他们会担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是慈善精神的一种超越。

记者:也就是说,企业家的慈善精神在升华?

甘满堂:是的,一些企业家,对慈善有着越来越深刻的认识之后,知道慈善不仅仅是针对本宗祠和村落,应该让更多的人得到帮助。于是,这些企业家开始超越宗族与村落的限制,更大范围内做慈善事业,捐助政府修建基础设施,修建学校,乃至发展到现在的成立慈善基金会。

甘满堂:福州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城乡社会学与宗教社会学研究,著有《村庙与社区公共生活》一书

本报记者孙韬

与乡土情结有关

回馈桑梓凝聚海外商帮

对祖国的深深挚爱,难以割舍的故土情怀,对家国故土的慷慨报效之心普遍存在于这些在异国他乡开枝散叶、奋发有为的海外游子心中。

闽商之所以热衷慈善,源于福建深厚的人文底蕴。尽管古代为“士农工商”四民社会,商人社会地位极低,然而福建人却勇于冲破思想束缚,主张儒者为贾,实现“济世”抱负。如明人李光缙在《景壁集》中:“士君子不居朝廷,必游市肆,此非羞贫贱而厌仁义,良亦欲有所行其志焉”。在封建社会里“用贫求富而仁义附,诚莫如贾”。大量知识精英的加盟,使闽商颇具“儒商”特质,他们重义轻利,以“经世济民”为己任,为行善而无怨无悔。

闽商之所以热衷慈善,因其有强烈的乡土情结。人们对家族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家族利益而不惜生命。因此许多商人常常倾囊购置族田,专门用于改善族人福利。近代以来,许多闽人奔赴南洋创业,原先的家族观念便扩展为乡土情结,人们以方言为纽带,组成地缘商帮。当他们创业成功后,眷恋故土,回馈桑梓不仅成了他们实现对人生价值自我肯定的主要方式,也是提升海外商帮凝聚力的重要途径。

闽商之所以热衷慈善,亦是其创业艰辛的体现。闽商为了创业,常常漂洋过海,前往异域开拓,不仅要承担商业风险、抵御风暴侵袭、更要克服文化隔阂和民族歧视,忍他人所不能忍,稍有不慎,便有可能客死故乡。因此闽商极富有抱团精神,常常结成商帮,设立会馆,以便在恶劣的环境下求得生存与发展。每当商帮会员有难,其他商人便会积极伸出援手,捐钱出力,助其渡过难关,形成互助互恤的良好传统。由于创业艰辛,闽商成功后对穷人更具体恤之心,因此对施善常常倾全力为之,这也使他们能较好消除与其他族群的对立,更好融入当地的主流社会。

(作者徐文彬)

徐文彬:福建松溪人,福州闽都文化研究院研究人员,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慈善史、闽台文化史研究



(铁马爱心行动网温馨提示:本文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网站管理员,给你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作者:不详 来源:东南快报
  • 铁马爱心行动网 铁马新闻资讯网(www.tmaxw.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建议使用IE10.0及以上浏览器,1024*768以上分辨率 客户服务邮箱:mouse_fu@msn.com
    常年法律顾问:四川省今辰律师事务所律师 谢卫东
    蜀ICP备09014603号